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二缶钟惑

二缶钟惑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二缶钟惑

成语名字:二缶钟惑

成语发音:èr fǒu zhōng huò

成语繁体:二缶鐘惑

感情色彩: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天地》:“以二缶钟惑,而所适不得矣。”

成语用法:作宾语、补语;指人分不清是非

成语例句:〖示例〗己既自迷,又使他人沦陷,陷入迷惘,岂直二缶钟惑而已乎?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在《庄子》中讲述“二缶钟惑”的道理:有三人同做一事,一人迷惑则事可成;有两人迷惑,事则不成。现在天下人都迷惑了,高雅的思想进入不了人们的意识,而对低级庸俗的东西感兴趣,就像对缶钟的容量搞不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