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递延所得税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递延所得税是由于企业账面价值与税法的计税基础不同而产生的暂时差异,是一种人为增设的调整科目,当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来计算所得税费用时就会产生这种纳税差异。
1.递延税费的产生,常是由下面几种情况引起的:
A.企业提取减值准备,而税法对于各种减值都是不认可的。
比如,企业原来存货的账面价值是100,提取了存货跌价准备10,此时企业的存货账面价值就为90,而税法上仍然是按100计算所得税费用的。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企业认可公允价值的变动,而税法不认可。
C.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不同,产生的差异
D.产品质量保证金提取的预计负债,企业认可,而税法不认可。
2.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举个例子,比如企业按照账面价值计算出当年应纳税额是90,而税法上计算的应纳税额是100,那么此时你的实际纳税额就是100,多缴纳了10元的税,在后期可以抵扣,此时你就应该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10。
如果企业计算的应纳税额是100,而税法上计算的是90,那么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10,属于后期的应纳税补交项。
3.当账面资产<计税资产---导致账面税额<计税----可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
账面负债>计税负债---导致账面税额<计税----可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
账面资产>计税资产---导致账面税额>计税----应纳税---递延所得税负债
账面负债<计税负债---导致账面税额>计税----应纳税---递延所得税负债
举例说明:
比如企业2017年的调整后的利润是500,存货是100,计提了10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了减值准备会导致资产<计税,属于可抵扣,计入递延多轿盆闲的税资产。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 500*0.25=125
递特披延所得税资产 10*0.25=2.5
贷:应交企业所得税 127.5
接上例,2018年又将计提准备10转回了,此时当年调整后的利润为200.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 200*0.25=50
贷:应交企业所得税 47.5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所以有如下公式: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递延强蚂所得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适用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