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自闭症儿童早教机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南京市自闭症儿童早教机构,南京天佑儿童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专业诊疗儿童疑难疾病的儿科医院,秉承"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在医、教、研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医院一直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规医院行医风格,设身处地为老百姓做实事,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让我们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无论是轻度自闭症孩子还是重度自闭症孩子,都会有两个相同的重点障碍: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性行为。
不管我们孩子自闭症的情况是轻度还是重度,他们的干预都需要包括五大范畴:视线追踪、情绪调控、沟通动机、互联注意、游戏技巧。
虽然五大范畴都很重要,但如果让我选一个无论对轻度还是重度都非常需要关注的,我会选情绪调控。
1、74%的自闭症儿童存在情绪调节能力不足问题
情绪调节是指监控、评估、改变孩子情绪反应的内在或外在的过程,恰当的情绪调控是小朋友社交、情绪、沟通能力提升的必备条件。
74%的自闭症儿童会有情绪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情绪调控是一种很好的行为管理策略。
从良好的情绪调控到情绪失控也可以视为在一个光谱之上。
如果小朋友的情绪处于很低落的状态,表现出来就是发呆、沉闷,情绪稍微高涨一点就是还好的状态,再高一些便是开心的范围,过了开心就到了情绪高涨/澎湃,假如孩子情绪继续高涨的话,就到了失控的状态了。
而情绪的高低也与我们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情绪太过低落还是高涨都会降低我们的学习效率,一个人只有在开心时,他的学习能力才处在高点,才具有好的学习状态。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尽量将孩子的情绪调节至适合学习的状态。
就是如果小朋友太累,不开心不想学习,我们就要把他的情绪调高。
如果小朋友太兴奋,那么我们就要帮助小朋友适当地冷静下来。
影响情绪调控的因素有三种,包括生理因素(如小朋友的身体状况)、心理因素(如小朋友固执的思想)、社交因素(如小朋友的社交焦虑)。
2、检验情绪调节是否良好
关键看这两点
情绪调控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自我调控和相互调控。
自我调控就是小朋友自主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在社交或者经验中学习。
怎么样才算良好的自我调控策略,我们可以看两点:是否符合社会规范?
是否有成效?
怎么看是否符合社会规范呢?
很简单,看小朋友的自我调节策略是否与他的年龄及环境相匹配。
举例来说,假如一个2岁孩子的饼干被抢走了,他觉得不开心,所以就大哭起来。
“哭泣”对于一个2岁的孩子来说,就是一种自我调节的策略。
他通过“哭泣”的方式让自己的情绪平稳下来,“哭泣”这种方式对于他的年龄和所处的环境来说是相匹配的。
但如果一个30岁的成年人在超市因为没找到想要的饼干就哭闹了起来,虽然和2岁小朋友哭泣的动机是相似的,却不符合社会的规范,大家对于一个30岁的成年人在超市的反应预期和2岁小朋友是不一样的。
成效就是看通过这个策略有没有能够成功的调控情绪,无论是调高调低。
但很可惜我们的自闭症孩子自我调控情绪的方法通常会倾向使用一些很早期,非常规,怪异及成效比较弱的策略。例如摇晃自己的身体,拍手,尖叫,逃避。
相互调控指的是小朋友在与他人的正面互动下进行情绪调节。
假如小朋友能够主动寻求别人帮助而调控自己的情绪,就代表他拥有了良好的相互调控能力的一步。
良好的相互调控策略,同样也是看这两点:是否符合社会规范?
是否有成效?
自闭症小朋友与他人一起互动调节情绪时,通常也会倾向使用一些早期,非常规,怪异且成效比较弱的策略来让自己的情绪平静。
例如不停发问、爬到别人身上、撞向别人等等,但这都不是很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