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雍正登基之后八爷党的结局如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康熙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同时他的儿子也非常多,由于康熙四十七年和五十一年两废太子,让他众多的儿子看到了希望,纷纷都打起了储君的主意,于是便出现了斗争激烈的“九龙夺嫡”。这其中实力最强、风头最盛的就是八爷党,“九龙”之中,八爷党就占了“四龙”,分别是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和皇十四子胤禵。
皇八子胤禩是八爷党的最核心成员,八爷党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争到储君之位。胤禩少年时很受康熙帝的喜爱,康熙三十七年,17岁的胤禩被封为贝勒,是受封皇子中最年轻的一个。胤禩性格随和,待人体贴,人缘非常不错,做为弟弟的老九、老十、老十四都是他的铁粉。不仅对兄弟,胤禩对大臣们也都以礼相待,广结善缘,所以他在朝中的口碑非常好,大臣们对他都交口称赞,人称“八贤王”。所以胤禩的出身虽然不高,但在朝中的声望却非常高,成为太子被废后,新太子的热门人选。
皇九子胤禟是八爷党的重要成员,八爷党各项活动的钱袋子。胤禟是皇子中的另类,他很聪明,曾经发明了一款战车,还发明了用拉丁语转写满文,真是被皇子身份耽误的发明家呀!胤禟虽然是皇子,又那么聪明,但他却对皇位没兴趣,而是喜欢经商,挣了很多钱,所以他本人也很慷慨大方,人缘特别好,毕竟谁不喜欢跟土豪做朋友呢?
皇十子胤䄉是八爷党的铁杆粉丝成员,他没有什么大本识,就是坚决支持老八。胤䄉是康熙的皇子中除去太子胤礽以外,出身最高的皇子。他的母亲是温僖贵妃,姨母是康熙的孝昭仁皇后,外公是康熙早期的四大辅臣之一遏必隆。如果他像老八一样有才能、有报负,那么他这么高的出身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的,最起码母家雄厚的支持势力就是别的皇子没有的。但偏他并无大志,也无大才,康熙帝对这个儿子也不甚喜欢,所以也就只能白白浪费掉这么好的出身,去给老八当迷弟了。
皇十四子胤禵是八爷党的替补队员,在老八继位无望后,八爷党的成员就都把宝押到了他身上。胤禵是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他却跟老八、老九、老十他们关系特别好。胤禵自小便很聪明,很受康熙帝的喜爱,老九胤禟曾说:“胤禵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所以在老八胤禩被康熙帝忌惮,继位无望的情况下,八爷党的人就都支持胤禵夺嫡。胤禵也不负众望,在康熙晚期最得信任和厚待,康熙五十七年,胤禵被封为大将军王,统帅西征全军,进攻西藏。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康熙帝属意的继承人就是胤禵,雍正能最后登基,是因为他篡改了传位诏书。
八爷党的几位确实都个个了得,但最后却与皇位失之交臂。皇四子胤禛做了皇帝后,八爷党的人都是什么结局呢?首先被发难的就是老十四胤禵。胤禵由于在康熙晚期是继承人的大热人选,所以雍正刚上位,就立马对这个最大的威胁下手了。康熙帝驾崩时,胤禵还在西北带兵,知道消息后便马不停蹄的往回赶。而雍正在康熙驾崩第二天就让人到西北去把胤禵的所有奏折、朱批、家信等全部收缴固封后带回来。胤禵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在见到雍正帝时不下跪,雍正也正好以此为理由,随即便把他软禁了。我想雍正帝心里肯定有鬼,要不然也不会连康熙的葬礼都没办完,就下手了!胤禵被软禁几个月后,于雍正元年被派去守康熙帝的景陵,还被雍正派人监视他的行动。雍正四年,又被革去爵位,被囚禁在了景山寿皇殿内。直到雍正去世,胤禵才被乾隆帝给放出来,过着清闲王爷的日子,又活了二十年。
第二个被收拾的是老十胤䄉。雍正元年,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这名字太难记了)来京去祭拜康熙帝,不久病故了,雍正命胤䄉把他的灵龛带回到喀尔喀去。这地方可是蒙古大草原,路途遥远,又不好走,于是胤䄉便托病不去。后来被硬逼着去了,也是走走停停,走到张家口时就怎么也不往前走了。而且奏章里还写“雍正新君”,这种大不敬的称呼立马被雍正当成惩处他的理由,削去了他的爵位,把他带到京师幽禁起来。直到乾隆二年才被放出来,乾隆六年去世。
如果说胤禵毕竟和雍正是一母同胞,留下了一条性命,胤䄉没大能耐,也留住了性命,那么胤禩和胤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雍正刚登基时,根基还不稳,就先封胤禩为廉亲王,委以重任。但很快的,他就以各种理由频繁斥责胤禩,胤禩也明白成王败寇的道理,对于雍正的斥责多是逆来顺受的。既便如此,雍正也没有罢休的意思,雍正四年二月,胤禩被革去了黄带子,囚禁于宗人府的高墙之中,并被逼改名为“阿其那”(满语中猪的意思)。九月,胤禩在囚所里病故。
老九胤禟在雍正登基以后,被发配到西宁,期间也是受到监视的。雍正四年正月,胤禟被革去黄带子,并从宗室除名,后来又被改名为“塞思黑”。四月,胤禟身负三条铁锁,被押解回京,在到达保定后,就被押入四面都是高墙的囚室内。囚室外有重病把守,内无一件可用之物,饮食也是最差的,胤禟身负铁锁,又酷暑难耐,在囚室中艰难的熬了几个月后死了。也有说他和胤禩都是被毒死的!他的儿子也被囚禁,并且在被囚了五十来年后才被放出来!
自古成王败寇,八爷党的人做为激烈斗争中的失败者,在失败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他们的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