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教育现状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内蒙古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进一步完成从EE向ESD整体性过渡。
一、内蒙古地区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紧迫性
(一)内蒙古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杨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现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目标,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内蒙古在我国经济发展、生态建设、文化多样性保护中的独特地位
内蒙古有祖国“北大门”之称。由于内蒙古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内蒙古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非常重要;丰富的能源能源和开发潜力有望使内蒙古成为未来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地处边疆对国家的地缘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西部及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三)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第八章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高全民的节约意识,通过政策导向、法制保证、体制创新,加强资源管理,推动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
(四)内蒙古地区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
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加强人力资本建设,努力突破科技和人才瓶颈”。
二、 内蒙古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现状
(一) 研究基础
⒈学校建设——中小学绿色学校创建
2000-2005年包头地区绿色学校与非绿色学校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非绿色学校与绿色学校相比,学生环境意识水平总体平均相差10.62个百分点,教师环境意识水平总体平均相差13.25个百分点,环境教育状况水平总体平均相差15.22个百分点。
内蒙古地区中小学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形成了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基本模式,培育了中小学师生的环境保护素养和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教育的整体素质,为进一步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⒉能力建设
在开展全民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方面:
⑴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范院校配合,分层进行了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培训;居民创建“绿色社区”活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环境教育;环境保护岗位培训;
中小学教师职前和职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培训。
⑵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开发方面,编著出版了干部培训教材、中小学教师环境与绿色学校教师培训教材和师范院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教材,包头市固阳职业高中还编写出版了校本可持续发展教育教材。
⑶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基地建设方面,包头师范学院建立了自治区第一家绿色学校生态教育基地。
“十五”期间,全区创建各级“绿色学校”700多所,自治区级“绿色社区”26个;
建立环境教育基地27处;约11万人次参加了各类环境保护教育培训。为进一步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和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