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神奇的“心理CT”

神奇的“心理CT”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神奇的“心理CT”

社区的王阿姨今年刚好50岁,是一位知识分子,脾气好是远近闻名的。可是最近整个人就象换了一个人似的,经常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周围的人闹不愉快。

原来是她遇上了烦心事,老是感觉一阵一阵的胸闷,身上忽冷忽热的,爱出冷汗,白天吃不香,晚上睡不着,而且每日大便五六次。

看了京城多家大医院可是就是没有查清得了什么怪病,吃了不少中药、西药就是不管用。这天王阿姨听说朝阳医院西区新进了一台新的设备能查清她的病,就半信半疑的到医院做了一下检查。

医生把她带到一台计算机前,让她在电脑前回答显示器上的问题。

一个多小时后王阿姨做完了测试。医生根据电脑上的提示诊断,确诊王阿姨患上了“焦虑症”。医生耐心的给她做了心理治疗,之后又为她开了口服药物,嘱咐王阿姨按时服用。

奇迹出现了,不到一星期,上面所说的那些让她感觉梦魇缠身似的症状全都不见了,大家又见到了原来的那个温文尔雅的王阿姨。这台挽救王阿姨的新设备名叫“心理CT”,对一般的医生来说可能也是一个新名词。那么什么是“心理CT”呢?

“心理CT”最早由美国人发明,经过我国的临床心理学专家改进而引入我国,通过人机(电脑)对话来测定一个人是否存在心理方面的疾病。

测试时受试者回答问题,每个问题的每种答案对应不同分值,受试者500多道问题的答案所对应的分值,进行累加,得出受试者的心理评分,依据世界公认的心理学量表进行诊断。

(“心理CT”所包含的心理学量表有:明尼苏达人格测评、艾森克人格测评、焦虑抑郁量表等。

)“心理CT”比传统的医生提问患者回答进行心理学评分的诊断模式更加客观,减少了医生主观因素所造成的偏颇,能够较容易地筛查出确有心理问题或疾患的患者,成为临床医生诊断患者心理疾患的又一利器。因其能够客观、详细地反映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心理CT”。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加剧,普通人群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骤然增多,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不适反应。

有人多年看着星星升起又望着月亮落下彻夜难眠而安眠药无效;有人整日昏昏欲睡,可睡觉起了仍然头昏脑胀。有人发作性心慌气短,心电图却无异常;有人频繁腹泻而化验完全正常。有人整日烦躁易怒,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大动肝火;有人终日闷闷不乐,油瓶子倒了也懒得去扶一下。这些人要么默默地承受着上述痛苦;要么多年奔波于各大医院之间,钱花一大摞罪受一大堆而症状分毫不减。

其实上述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心理CT”来确诊的,有的属于焦虑状态,有的属于抑郁状态,有的二者兼而有之。

诊断明确后通过心理专家的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许多朋友就象上面所说的王阿姨一样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