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末敏弹怎么样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末敏弹全称是“末端敏感弹药”,又叫“敏感器引爆弹药”。与一般炮弹不同,它发射出去后,经过一长段时间的飞行,在弹道的末端,就是接近攻击目标的时候,会开动自带的“敏感器系统”,在半空中搜索和定位目标。在确认目标并锁定方位后,再针对性地攻击目标。
末敏弹主要用来对付装甲部队,如坦克、自行火炮和各种战斗车辆。居高临下的二次瞄准,不但可以克制战车快速移动给远程攻击带来的困难,而且,末敏弹从上方攻击的顶盖,恰好是装甲车辆的薄弱环节之一,比起前部和侧部的装甲更容易被击破。
这样一来,原本在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的瞄准发射,就等于先在十几公里外由大炮瞄准一次,等发射到敌人头顶上,再用炮弹自带的敏感器瞄准校正一次,然后从天而降,给敌方来个“泰山压顶”。如此,命中率自然大大提升。末敏弹的独到之处是专打坦克的“天灵盖”(车辆顶部),堪称装甲集群的克星。
国产敏弹一开始的起点就比较高,采用了红外/毫米波双模复合制导系统,这一点相当于美国的萨达姆末敏弹(SADARM)。为了提高国产末敏弹的技术进度,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在引进俄罗斯火箭炮的同时也进口9K55K1火箭炮末敏弹。到了本世纪初时,我们成功攻克这一世界尖端技术,完成了国产末敏弹,不仅列装部队,更对外出口,第一个出口产品为GS1型155毫米末敏弹。
能研制成功这个技术可不简单,到目前为至,全世界具备独立研制和生产末敏弹的国家只有美国、中国、德国和俄罗斯四个国家。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就展出了GP155G末敏弹(图)以及能发射该弹药的PLZ-52自行加榴炮。据相关专家介绍,同德国斯马特相比,中国末敏弹在制导方式上更有优势,首先是引入激光半主动制导,制导精度比德国斯马特的毫米波雷达更高,特别适合沙漠地区作战。
我军列装了末敏弹之后,多次进行实弹测试。十年前的一次测试中,研制人员在3000米乘200米的长方型区域内,放了12辆59式坦克,以充当目标,相当于摸拟一个行军队伍.随后由03式远程火箭炮一次打了6枚,结果半数以上的目标被摧毁。这个结果令人相数吃惊,这意味着,如果让一个03式远火营进行一次齐射,打出144枚火箭弹,那么可以摧毁150公里内,100个以上的装甲目标。这几乎等于摧毁了敌人一个装甲团。
末敏弹的性价比相当高,而目前各国装甲兵都没有对抗末敏弹的有效办法。以德国的斯马特末敏弹为例,它的单价约10万美元,而西方国家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单价超过500万美元。按照平均击毁率50%计算,末敏弹的费效比高达1比25。此外,使用末敏弹进行一次炮击往往就能使敌方装甲集群失去战斗力,炮兵打完就撤,有利于提高炮兵的战场生存率。
我国拥有末敏弹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末敏弹也是目前我军远距离反装甲最有效、最具威慑力的武器之一,在我军精确打击弹药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在末敏弹技术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并创造了多项记录。末敏弹的研究美国用时20多年、耗资17亿美元研制成功萨达姆(SADARM)末敏弹;德国用时12年、花费6亿美元研制成功斯马特末敏弹;俄罗斯也基本类似。而中国在20年时间内,用了不到发达国家数十分之一的经费,就自主研制出性能先进的末敏弹!
中国研制成功的末敏弹武器系统,在大量实战条件下的试验表明,其主要性能达国际最好水平。在对于末敏弹最为重要的命中率方面,俄罗斯的产品只有45%,德国是53%,美国达到了59%,而中国则超过70%,远远高于上述三个国家。中国末敏弹的优异性能是之前俄罗斯方面上门来求购中国末敏弹的重要原因,这也成为了我国向俄转让的第一项军工技术。如今我们又再接再厉进一步开发了三种模式的复合制导法:红外、毫米波雷达、激光,并且将其应用在国产新一代末敏弹上,这对于国内精确制导领域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绍卿挂帅的中国工业集团末敏弹武器系统团队。他的团队在2008年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并将我国的末敏弹技术推向了世界最高峰。
中国之所以如此重视研发反坦克武器,是因为过去吃尽了敌人装甲力量的亏。先前由于缺乏反装甲的武器,中国军人只能用血肉之躯来阻挡敌人的前进。从侵华日军的坦克装甲到苏联的钢铁洪流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痛苦回忆。相信随着具备强大威慑力的末敏弹加入解放军,它可以更好地捍卫我国的领土和国家的利益,从而给我们带来更长久的和平与安宁。
回答一波,末敏弹是现代坦克的最重要的克星,专门给主战坦克开天灵盖的。
这个问题我此前专门写过文章,分享给大家。
在去年中国举行的装甲与反装甲日活动中,除了大量的装甲车辆之外,中国还推出了一系列专门用于反装甲的武器装备,显示了中国在该领域既有进攻之矛,又有防御之盾。在攻防两端均有性能不俗的武器,这位中国武器的潜在客户提供了各种采购组合,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
事实上,在反坦克领域,中国除了大名鼎鼎的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和98式火箭筒之外,中国还发展出了更多打击方式,逐渐走在世界的前列,在这些打击方式中,不得不介绍一下中国研发的末敏弹。这些年中国已经完全掌握了末敏弹的相关制造技术,这种炮弹成为几乎所有坦克闻风色变的致命杀手。
根据公开资料,末敏弹是一种能够在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使战斗部朝着目标方向爆炸的现代弹药,主要用于自主攻击装甲车辆的顶装甲,这种弹药具有作战距离远、命中概率高、毁伤效果好、效费比高和发射后不管等优点,是现在各国重点研发的新型武器之一。这种弹药针对装甲防护非常强大的坦克有奇效,一枚命中顶部装甲就可以报废一辆主战坦克。
目前掌握末敏弹技术的国家包括美、德、俄和中国等极少数几个国家。上世纪八五期间,中国开始展开研究末敏弹的相关技术,经过将近20年的持续突破,中国全面掌握了末敏弹的全部技术。根据中国末敏弹项目研发总师杨绍卿介绍,中国研发的末敏弹的主要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对目标的命中率比国际最好水平高近30个百分点,成为“我军最有效、最具威慑力的远距离反装甲武器,在我军精确打击弹药中占有重要地位。让我军在打击坦克等装甲目标的时候,除了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和火箭筒之外,又有了一种全新的打击方式。
根据网络资料,中国在最初研发末敏弹的时候,最初曾引进过俄罗斯的相关技术,但是随着中国技术的持续进步,中国在该领域已经超过了俄罗斯。根据媒体报道,2007年的时候,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曾与北方工业公司协商,准备引进中国的末敏弹控制与目标探测识别组件与技术用于本国末敏弹的技术升级,同时双方将继续开发末敏弹的市场。
世界一流
后来居上,目前跻身第一梯队。
这是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