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高考历史核心知识——西周分封制

高考历史核心知识——西周分封制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高考历史核心知识——西周分封制

西周分封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历史的核心知识点之一。

分封制的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主要内容:

1、分封的对象:周王的同姓亲族(核心)、功臣、先代贵族遗民

(1)鲁国:周公旦长子伯禽的封国都曲阜(今山东曲阜);

(2)燕国:是周的同姓召公爽的封国;

(3)卫国:是武王之弟康叔的封国,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主要统治殷遗民;

(4)晋国:是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国,都于唐(今山西翼城)

(5)齐国:是姜尚的封国,都营丘(今山东昌乐),后迁临菑(今山东临淄);

(6)宋国:纣王之兄微子启的封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平息武庚叛乱后,周公把原商王畿的一部分封给微子启,让他统治殷遗民。此外还有陈国为舜后人统治;枸国为夏王室后裔建立的封国;楚国为颛顼后人的封国

2、诸侯的权利:爵位世袭;卿大夫的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义务: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提供力役等。

作用影响:

1、开拓疆土,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维护国家统一(西周初年);

2、西周后期诸侯势力逐渐壮大,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分封制的瓦解: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瓦解使分封制失去了经济基础。分封制的弊端日益明显,维系分封的宗法关系松弛,加之周王室衰微,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废除分封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