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SOHO中国股票暴涨的背后与黑石集团又怎样的关系?

SOHO中国股票暴涨的背后与黑石集团又怎样的关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SOHO中国股票暴涨的背后与黑石集团又怎样的关系?

在今年对3月10日10点50分,SOHO中国终于好不容易以股价飙升的消息再次回归大众视野。当天,传黑石集团正与SOHO中国就后者私有化进行谈判,交易价值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8亿元,331亿港元)。消息出来之后,SOHO中国直线拉升,涨37.58%后紧急停牌。消息传出,舆论哗然,虽然这么多年SOHO中国终于稍雪前耻,但潘石屹本人却人设崩塌。那么,在SOHO中国股价暴涨,以及潘石屹跑路的事件背后,可以给房企提供那些可资借鉴的教训呢?

第一,房地产行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开发商应该具有家国情怀。由于房地产开发的特性,在这个行业中,产生了诸多的富豪。在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房地产富豪人数是仅次于科技的,而“富而思进”的开发商应该具备家国情怀,在这方面,李嘉诚是个反面的案例。李嘉诚说过,“在职业上,我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不要用那些空洞的道德来衡量我。哪里有回报,我就去哪里投资。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清仓。”在这种认知的指导下,李嘉诚近年来的行为屡屡引起非议,他在内地套现之后将资产大额转入海外,尤其是在英国,投资了电力、电信、码头等等。

对于李嘉诚的做法,为房地产操碎心的“玻璃大王”曹德旺这样评价过:“李嘉诚在这件事情上带了个坏头。作为一个中国人,就算是国内经济不好,也不应该撤离。这里是你的祖国。你应该与祖国共存亡。”而潘石屹也由于近年来频繁出售内地的资产,被称为“李嘉诚第二”。第二,有责任的企业家,应该能平衡好社会责任与财富的关系,开发商尤其如此。第三,当房地产格局发生改变时,转型成为房企当必然选择,但如何转却是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当年,SOHO中国之所以做出转型的决定,是因为潘石屹认为,2012年开启的楼市调控已是史上最严,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是必然的趋势。所以,他认为,“自持物业比持有人民币更好”,因而选择了做“包租公”。然而,事实证明,正是这一决策,使SOHO中国逐渐离开了百强房企的行业。

主要是因为黑石集团正与SOHO中国就后者私有化进行谈判,而黑石是美国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私有化的报价也高于现时的报价,这刺激了SOHO中国股票的暴涨。

因为黑石集团提出私有化势必对公司的发展不利,而SOHO中国身为黑石的对手,这时候就比较靠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