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出血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出现掏耳朵出血的症状,一般说明掏耳朵造成了皮肤破损,这种情况下的出血通常轻微,并且可以自愈。不过,如果患有乙状窦发育畸形、颈内动脉骨壁缺损等疾病,掏耳朵可能会损伤患者的重要血管,从而引起严重出血,需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
1、轻微出血:掏耳朵时力度过大,可能会损伤皮肤,引起轻微出血。这种情况中,局部组织损伤一般不严重,出血量较少,且可以自行停止,因此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患者应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耳朵进水。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前往医院,对外耳道进行消毒,预防感染的发生。
2、严重出血:患有乙状窦发育畸形、颈内动脉骨壁缺损等疾病的患者,如果掏耳朵时不够小心,可能会捅到较深处,损伤乙状窦血管、颈内动脉等血管,引起严重出血。由于出血无法自行停止,患者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通过手术修复破损组织,中止出血。
为避免出血,掏耳朵时应动作轻柔,不要贸然捅到较深处。有掏耳朵需求者也可以前往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耳道清理。医生会应用耳窥镜、显微镜等设备观察耳内情况,并利用专业器械对耳道内的耵聍、异物等物体进行清理,且通常不会损伤局部组织。此外,不建议去街边采耳店掏耳朵,因为这些地方的卫生条件可能不达标,其设备、仪器也不如医院的先进、全面,掏耳朵的操作也不一定正确,这容易引起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