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杜牧诗句“清时有味是无能”中的“是”字什么意思?

杜牧诗句“清时有味是无能”中的“是”字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杜牧诗句“清时有味是无能”中的“是”字什么意思?

首先谢邀。

全诗如下: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唐代: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众所周知,杜牧是一个爱国思想强烈的诗人。他渴望建功立业,渴望为祖国做出贡献。

从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杜牧如此的心情。“欲把一麾”即想要手持旌节去上任,去当官。

这样一来第一句就很好理解了。“清时有味”指清闲的时候去游玩是很有趣的,“是无能”表示了但这样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心情。弦外之音即想要出任外官的心思。

终上所述,“是”表示但是,却是的意思,有转折的含义。

个人拙见,欢迎讨论。

补充一点,这里的“无能”是有出处的。

《礼记.儒行》上记载,哀公问儒行于孔子,孔子回答中有提到:“(儒者)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

意思是说:儒者的品性,人君要招徕他很难,要辞退他很容易,看上去柔弱谦抑好像没有能力的样子……

小杜一直自诩儒家,积极用世,常希冀有孙孟、吴起这样见用于贤君,一展才能抱负的机会。只是身逢无能为之世,只好以醇酒妇人、孤云僧人自适。然常以诗的形式示己未敢一日忘儒者之心也。

所以这首诗四句话不能割裂看,1、2句清时有味云云与其说是表示一种恬淡自适的心态,不如说是自明心志,谓“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强烈呼唤3、4句“望昭陵”的抱负用政之心。

只有这样理解,才能get到这首诗的用意。

盖缘杜牧诗题所示自己即将外放地方,江南虽好,远离朝廷政治中心。贾谊空负凌云志,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所以杜牧写这首诗,心中一定会浮现孔子说过的话:

“适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

“是”带一点作者自嘲,指把当时的局面和上清时做对比

感觉有点像是感叹或者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