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给一些歼-11的图片。

给一些歼-11的图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给一些歼-11的图片。

1、如果说中国引进苏-27Sk生产线是中国在三代机生产的一个开端,那么中国在组装生产歼十一战机的过程中得到一个能得的锻炼机会。那么它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中国人现在有能力将引进的飞机发动机和中国自行研制的搜索雷达系统、飞行航电控制系统、作战指挥计算机火控系统、各种国产中远程超视距攻击空空导弹、以及中国自己研制的具备世界水平的战机气动外形进行优化组合。使得中国航空工业现在可以批量生产国产第三代战机-歼十飞机。 2、在当年中国引进俄罗斯的苏-30MKK战机的同时,也在网上传出中国准备引进苏-30的生产线。但是到今天在中国已经引进100架苏-30MKK之后,关于引进生产线的消息也变的无影无踪。中国既然在引进苏-27生产线时交足了学费、中国军工在生产中积累了不少教训和经验、看来在俄罗斯这个老师的帮助下、中国现在真的不再需要完全引进生产三代战机的生产线。这些年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先进武器平台一是快速提高中国海空军事力量与中国主要作战对手武器平台的差距;二来通过交钱学艺的方法迅速提高中国军事工业在先进平台制造领域内的差距。采用三轴四余度电传飞行控制系统,这种飞控系统的特点是控制飞机的不再是飞行员的感觉,而是计算机通过电信号来控制,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飞机的性能并提高飞行的安全指数。歼十一B战机可以采用已经安装在歼-10战机上的四余度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它是中国战斗机当前最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 沈飞歼-11B

简介: 1990年9月17日,包括多位高级将领在内的中国军事代表团参观了莫斯科城外的库宾卡空军基地。据传当时苏联拒绝了中国购买苏-27的要求,极力推荐米格-29。但中国人决定选择性能更加优异的苏-27,配以研制中的国产中等性能战斗机,形成21世纪中国空军战斗机的主力。 中国希望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自行研制,或者只购买少量的样品,只有在紧迫的情况下才会成批大量引进外国战斗机。因此中方与苏联/俄罗斯洽谈引进苏-27一开始就立足于引进其生产线。当然无论从学习、掌握的角度看,还是从应付紧迫局势的角度看,首期购买一定数量的苏-27也是非常必需的。1990年11月在中方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终于达成关于引进首批苏-27SK战机的双边协议,这是自建国以来数额最大的引进行动,也是苏-27首次对外出口。随后中央作出了尽快将苏-27国产化的决定。国产化的苏-27将命名为歼-11。 在组装仿制和国产化中,在我国出厂的苏-27逐个批次性能有所提高,整机进口的苏-27也不断得到改进,尤其在电子设备方面。2001年底中航一集团614所的某型发动机大修线竣工。同时,国产的苏-27/歼-11模拟器也已经由沈阳某学院研制成功。据称采用了“空间立体三维成像”技术,以进口的SGI图形工作站为系统核心。2003年12月6日,歼-11新型号由毕红军驾驶完成试飞,标志着该型号的研制工作进入了全新阶段。新11改型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航电系统与苏-27相比有了较大提高,雷达火控武器均采用了更为优秀的国产产品。至此国产歼-11基本上可以说是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