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怎么样?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二本院校,是全国第一所民族院校,刚解放就建校了,历史比较久点,有本部和新校区,本部在市中心的城关区,新校区在榆中县,旁边是兰大的分校区,新校区的绿化好些,建筑也是很有民族特色的,新校区的绿化不是很好,比较荒凉而且去市区要坐45分钟左右的校车吧,其实不是很方便。但是硬件设施比较齐全,比较现代化。
关于食堂本部有一个大众食堂和一个清真食堂,新校区有两个大众和两个清真,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这的饭菜味道怪怪,不过吃得久了,也还OK吧~~就这些了。
中南民族大学,简称中南民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占地1550余亩,校舍面积100万余平米,馆藏图书697余万册,为中国“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资格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直属于国家民委,是新中国第一所民族类高等院校,是唯一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高校,1950年建校。作为西北民族大学的一名学生,我想说的是,它现在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还有可以的是阿拉伯语、土木工程、艺术专业有敦煌舞、美术,我们的少数民族语言语言博士专业很牛。
学校两个校区,本部在市区是研究生和博士生以及少数艺术专业,其他专业在榆中校区。
本部是十分古朴的古建筑,有些是苏联时期建的,十分清静。
榆中校区,有西北最大的图书馆、体育场,有九个还是十个食堂,一个教师食堂、五个大众食堂、四个清真食堂。榆中校区和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只有一墙之隔,民大与兰大的学术交流以及各种社会活动、社团活动经常相互帮助。
学校好老师也有,差老师也有,其实很多大学都一样,关键还是靠自己。学校排名在九百六十多所学校在两百多名,因为民族高校本来就排不前,中央民大也是一百零几名。
西北民族大学的学习风气还是不错的,在甘肃本省民大学生一直是以踏实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民大在老一辈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出当官的地方。虽然说民大在十年前名声不是很好,但现在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逐渐好起来了。有人说兰大出专家,民大出当官的。民大和兰大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兰大的学习专注于考研,民大专注于社交,也正是这样一些人认为民大学生不够踏实。其实在我看来,民大爱学习的还是很多,你很难想象公教楼每层都有成群的学生六点多就在那里背书,还有很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在教室、图书馆自习,图书馆的十点回寝室,教室的十一左右回来。
还有你可以想象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大晚上还有许多学生在路灯下读书。
学校的硬件设施在甘肃绝对是第一,虽然我们本部和兰大本部没法比,一个古朴一个现代。但我们榆中校区绝对是最好的。我们有西北标准宿舍,四人间,刷卡进门。每年领导视察都要看看我们的标准宿舍。
大家可能对甘肃、兰州、西北,有一些陌生和误解。兰大和民大一样都是因为地处西北所以一直有很多人对兰州的大学有偏见。其实,如果你可以试试。很多人说如果民大放到西安去可能的话我们都考不上了。的确一个大学所处的地区对它的影响是很大的。
但我想说的是,兰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绝对不缺水,而且有黄河足够我们喝。
还有就是我们学校是兰州最早提供暖气的学校,而且是最暖的。
南方人来或许会说不适应,其实说实话应该不会,反倒是南方人来了兰州之后回到南方反倒不适应了。其他就不多说了你,西北民族大学怎么样的话题在很久以前就谈起,到现在一直在贴吧、论坛到处还在继续。网络这是一个好坏都存在的地方,所以还是应该自己判断。对了,最近看到,保送澳门大学的合作中114所大学西北民大在90多名,很多211、985都没有分,所以要相信我们学校。如果你的成绩只是二本而且不想复读,那就考虑考虑我们学校吧。
学校的保研、考研、考公务员的占绝大多数。像社会学考研率全校第,高达百分之九十多。很多保送到像北师大、上海大学、社科院等等。学校注重培养学习与交际并行的学生。建议大一多参加一些活动,而且不要去担心会影响学习,我们很多在校学生会和院学生会的都是年级前几名。
其他就不多说了,正如朱光潜大师说的,慢慢走、慢慢看。希望大家能够在厚厚的学校单中,慢慢走、慢慢看,不要错过了西北民大这一处漂亮的风景线........
西北民族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简称“西北民大”,位于金城兰州,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是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中央部属高校,也是“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入选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前身是1950年8月正式成立的西北民族学院。 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权和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权。
院系设置
2015年学校官网显示,西北民族大学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医学院、口腔医学院、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舞蹈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等26个教学单位,设有70个本科专业。
截至2015年3月,西北民族大学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60余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40余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340多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3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蒙古语言文学主干课团队(额尔登别力格)。
省级教学团队(4个):藏语言文学主干课程(额尔登别力格)、20世纪中国文学(张天佑)、精细化工(苏琼)、口腔内科学(李志强)。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3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9个甘肃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甘肃省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重点学科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3个):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
甘肃省重点建设学科(9个):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兽医学、宗教学、民俗学、格萨尔学。
甘肃省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美术学。
硕博学位授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授权点(1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畜牧学、兽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
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法律硕士、艺术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程硕士。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4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甘肃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4门省级精品课程。
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中国少数民族(藏、蒙)语言文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社会学、汉语言。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会计学、历史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民族信息技术实验中心。
甘肃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民族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气电信实验教学中心。
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气电信实验教学中心、通讯实验中心、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教学中心。
这个学校还行吧,二流的,分为两个校区,本部在市里,新区在郊区。宿舍条件挺好的,食堂很多可以根据口味探索自己喜欢的一个。